【卓越远航】与“理”向未来(第11期):感佩为梦想奋斗的坚韧和勇气

发布时间:2024-05-06

编者按:2020年9月水运湖的微风走来,学院本科2020级经过四年的成长与发展,即将带着深厚的理工印记,奔向全新的未来。正逢求职季、毕业季,设此“卓越远航·与‘理’向未来”报道专栏,记录、分享法社学子的成长经历、欢喜时刻、心得感受,营造良好毕业就业氛围。

主人翁简介:熊健桥,学院本科2020级法学专业毕业生,考研上岸学校北京理工大学 法律法学。在校期间,曾担任学院员工会体育部负责人校团委办公室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先后获得校级奖学金、校优秀员工干部等奖励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发表论文1篇。

我对于提升学历是有执念的。去年五月份,在经历了一番努力和挣扎,发现自己难以获取免试推荐资格的情况下,没想太多便投入到了考研的浪潮中。我备考的是法律法学专业(专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备考学硕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量大,不确定因素多;二是法硕初试属于全国统一命题,备考资源更丰富;三是法硕和科研并不冲突,仍然可以做一些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在学校备考的七个月里,尝过一些甜头,也踩过一些坑,有若干思考愿与大家共享,希望能为后来者提供参考。


前期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

法硕专业课内容极为庞杂,知识点浩繁如星,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法硕培训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建议初次备考法硕的同学可以先对各类培训课程进行在线试听,根据自己的听课感受进行选择。最好不要盲信经验贴的推荐,看哪个老师名气大就跟哪个老师,名气大并不等于适合自己。应当说,每家机构的老师都有足够的实力,只是备考思路和方法差异较大,大家最好仔细甄选,挑出自己接受度高的老师,才会让备考之路更加顺遂。当然,前期准备还包括院校信息搜集、备考计划制定等,在这个阶段多琢磨一下可以为未来节省很多精力和时间。

初试备考:稳扎稳打莫慌乱

进入初试备考阶段,这是备考的核心阶段,应当给予万分重视。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我有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是要重视知识理解。虽说法硕考试更加偏向背诵得分,但不能因此忽略基础知识理解的重要性。在以“轮次”衡量进度的法硕备考模式中,应当安排出一到两轮的时间来理解和消化基础知识,不然着急忙慌地开启背诵可能会导致“一背就忘”“不知所背为何物”的问题,学习效率反而低下。

二是要稳住自身心态。我感觉,现在备考法硕的同学中,应届考生和往届考生数量几乎呈现出“五五开”的趋势。往届考生已经有过备考经验,他们的进度相对于应届考生往往会快得多。在应届考生还在默默理解基础知识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进入到了背诵乃至模拟阶段。作为应届考生备考,一定要稳住自己的心态和节奏,不要被网络上一些刷进度的言论带偏,只管跟着老师,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备考即可。

三是要主动打破信息差。我在备考的过程中注意到一个现象:近几年法硕老师几乎都会通过微博与员工进行直接互动。老师们会在微博发布练习试题、进行集中答疑甚至通过微博直播讲解近期出台的司法解释。这些信息对于巩固、拓展和补充考生的专业知识是非常有益的,这类信息最好不要轻易错过。

复试备考:自信冷静展风采

进入复试备考阶段,大家的一只脚就已经踏上岸了。但是,同学们不可忽视复试准备的重要性。在一些法学专业排名比较靠前的院校,初复试占比达到惊人的1:2。这意味着,只有初、复试都有稳定正常发挥,才有较大概率成功考研上岸。在复试备考阶段,我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是收集复试真题。各大高校每年的专业课复试题可能存在重复性,往年考察过的复试题可能会被拿出来再次考察,大家一定要提高对往年复试真题的重视程度。至于如何弄到往年复试真题,大致有联系学长学姐、询问目标院校打印店以及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有无偿分享的up主,也有有偿售卖的up主)这几个路子,对于有偿的要注意鉴别,避免上当受骗。

二是熟悉自我介绍。面试的第一环节就是自我介绍,每个院校对自我介绍环节的要求不同,大家需要根据目标院校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准备。自我介绍一定要熟悉,最好的状态是形成肌肉记忆,能够随时脱口而出。清晰流畅的自我介绍不仅能够给面试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让自己更快适应考场状态。

三是尽早练习英语。大多数院校的复试会考查英语听力和口语。因为初试不考察这两项,所以很多同学往往会忽视听力和口语的练习。但这两项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提升的,需要尽早练习。我的个人经验是在初试结束后的寒假里适当着手准备。

四是保持自信冷静。复试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大家要尽力展现自己,老师会根据员工的表现挑选有科研潜质的员工。因为展示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在极短的时间内如何获得老师的青睐?我的经验是在回答老师问题时身体坐正,声音洪亮,保持自信冷静的状态,比如回答问题时可以微笑着和老师对视,通过眼神和老师进行交流。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考研并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但于我而言,考研确实是一次“爆改”,可以磨砺耐性,形塑品格,锤炼意志。我想,多年以后,当回忆起考研的历程,仍然会隐约看见那个在黑暗中摸索着找寻光明前途的身影,感佩自己原初为了梦想奋斗的那份坚韧和勇气。

通讯员:熊健桥,编辑:张梦贤,审核:靳敏